您好,欢迎来到武汉大农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微信咨询 丨 在线留言
服务咨询热线 / 欢迎来电咨询13307928885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新闻中心
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出血和病毒性出血的区别
$arr['dateline']

近期病毒与细菌性出血病难以区分,不能对症下药死巨大, 大农人和养殖朋友分享与区分 !!!

出血病是“ 四大家鱼”混养塘夏季高温常发的一种疾病,造成鱼类出血病的情况有好几种,所以出血病治疗时一定要分清具体的原因,对症下药,才能药到病除减少损失 。特别是草鱼出血病, 一般分为病毒性出血病和细菌性出血病,都是出血病,但是病因不同,表现的临床症状也不同,治疗时也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,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。

下面对病毒性出血和细菌性出血情况进行分析 :

病原

1、 病毒性出血症病原:草鱼呼肠孤病毒(GCRV)

2、 细菌性出血病病原: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,温和气单胞菌、鲁氏耶尔森氏菌、维氏气单胞菌等病原菌也可引起出血病。

细菌性和病毒性的区别

1、 病毒性出血病:病鱼体表各组织器官或组织出现斑点或块状出血,甚至全身出血,撕开表皮后可见全身肌肉呈现红色。鳃丝出血或呈苍白色,体腔有时有腹水,肠道内无食物,充血但不糜烂。

2、 细菌性出血病:发病后鱼体表充血,肛门红肿,腹部膨大,腹腔内积有大量腹水并有溶血现象。早期肠道内有少量食物,并且有充气的现象、多粘液,同时鳃丝末端腐烂。

640.webp.jpg

出血病发生的原因:

1、发病池多数是老鱼池。因这类池塘已多年不清塘,塘底淤泥普遍增厚,养殖户对改底调水不太重视,导致水色很差,氨氮、亚硝酸盐很高,容易导致病原滋生,鱼类缺氧。

2、 较多的鱼池年初放养时,鱼种未经消毒,渔民预防鱼病意识薄弱,以“以防为主”的重要性认识不足,养殖过程中又不注重水质调控,使得致病原大量滋生,引发出血病。

3、 饲养管理不善:

(1)过量的投喂、一般会导致鱼的肝胆肠的负荷过重,长久下去肝胆疾病也就来了,鱼肝胆有问题、消化吸收免疫能力就下降,虽然体表看来正常,但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、外界环境随便一个变化,血液渗透压调节不当,引发出血。

(2)加料太猛,养殖户很希望鱼快 速生长,在短期内将饲料从几十斤加到一两百斤,鱼吃食就那么一点,突然加大投喂量,肝负荷过大,同时又不注重内服药的投喂,鱼体内器官受不了从而导致死亡。

4、水质太差不稳定:前期连续阴雨,池塘进水过多,水体浑浊。晴天少,光合作用弱,藻类繁殖速度慢,导致水体溶氧过低。目前鱼池放养密度高,施肥量也多,且投放大量未经发酵的有机物如禽畜粪肥等,造成相当部分发病鱼池水质恶化,又不及时采取换水增氧,促进病原体滋生,引起鱼类大批死亡。

5、气候:气候变化异常,易引起水体对流,导致水质突然改变,影响鱼体健康,也可能是导致鱼类发病原因之一。

6、寄生虫:该病发生前,相当部分池塘有锚头鳋、中华鳋病的流行,虽经治疗好转,但这可能成为疾病突然暴发的诱因之一。

7、拉网应激:拉网操作鱼受惊而剧烈运动,内分泌加强,耗氧增多;而拉网后水质更加恶化,水中溶氧严重不足而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。主要是缺氧、细菌毒素等因素引起神经系统调节机能障碍,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,导致出血。

诊断方法:

诊断时,要注意以肠道出血为主的草鱼病毒性出血病与细菌性肠炎病的区别,前者表现为肠道充血发红且无脓液或有琉晶样物质。

病毒性出血病

1、病毒性出血病的症状:

(1)、“红鳍红鳃盖”型,以体表出血为主,口腔、下颌、鳃盖、眼眶四周以及鳍条基部明显充血和出血,一般在较大(13cm以上)的鱼种中出现。

640.webp (1).jpg


(2)、“红肌肉”型,以肌肉出血为主而外表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出血,一般在较小(7~10cm)的鱼种中出现。

640.webp (2).jpg


(3)、“肠炎”型,以肠道充血、出血为主,在大小草鱼中都可出现。主要表现为肠道充血发炎,肠道局部或全部因出血而呈鲜红色,肠壁微血管充血明显,肠道虽然充血但不腐烂,有韧性,同时伴有口腔出血。

640.webp (3).jpg

(4)、“白鳃”型,鳃丝呈白色,肠道、肝脏等内脏器官呈白色。

640.webp (4).jpg

2、病毒性出血症的防治:

(1)、提高鱼体免疫力为主要措施,抵抗力的提高对于抵御病毒侵袭的能力也更好。

(2)、内服保肝产品(免疫肝宝)和提高免疫解毒等方面的药品来稳定病情,并且要特别注意水质的调控,优质的水体有助于疾病损伤的修复。

(3)、拌料内服病毒出血灵+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粉,连用5-7天。或者泼洒复合碘溶液可以有效控制因病毒性疾病爆发的死亡。

640.webp (5).jpg


细菌性出血病

1、细菌性出血病的症状

(1)、早期表现为病鱼的口腔、颌部、鳃盖、眼眶、鳍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,肠道尚见有少量食物。

(2)、随着病情发展,腹腔内有腹水,肝、脾、肾肿大,肠壁充血、充气,有的病鱼鳞片竖起,肌肉充血,鳃丝末端腐烂,肛门红肿并伴有肠液溢出。充血现象加剧,鳃丝充血,呈浅紫色,肌肉呈出血症状;眼眶周围充血,眼球突出,腹部膨大、红肿。

640.webp (6).jpg

(3)、严重时鱼体表成片的发红出血,眼球突出,眼眶发红,肛门红肿,肠系膜、腹壁、肠壁充血发红黏液多,有的肠腔内积水或有气体,肠内无食物(有的个体肠内充气)。个别死鱼无明显症状,此病分急性、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。

2、细菌性出血病的防治措施:

对于细菌性引起的爆发性出血病,治疗时需要内服外用一起考虑,内服金品恩诺和免疫肝宝,外用菌毒克、克暴威、鱼血康。根据池塘水质条件和病情实际情况综合考虑。

640.webp (7).jpg


3、草鱼的三种类型出血病:草鱼出血病常见类型:肠炎型、红肌肉型、红鳍红鳃盖型。总结:病发出血病的池塘,还要注意同一养殖塘中的草鱼,有的表现为草鱼病毒性出血病,而有的表现为细菌性疾病如烂鳃病、赤皮病及肠炎病等,也有的表现为车轮虫、指环虫等寄生虫病,且常并发肝损伤综合症。所以防治出血病,首先要确诊,咨询水产专家或兽医师确诊的良好办法,才能最大程度减少误诊误治的机率。

出血病高发期如何防控?

1、控制水源,定期换水、定期使用强效底优改底、调水,保持良好水质。对于发生过出血病的池塘进行严格的清淤和消毒,以消灭残存的致病气单胞菌。

2、合理放养,控制过高的放养密度。密度过大,鱼的胁迫效应大,应激大易于诱发疾病发生。

3、选用体质健壮苗种或抗病苗种,或进行免疫浸泡、注射。

4、选用优质饲料,投饵要定质、定量、定位、定时。

5、定期检查鱼情,消除池中的杂草、残饵、死鱼及寄生虫中间宿主等,防止病害发生和蔓延。

6、定期驱虫,内服阿苯达唑驱虫,以预防替代治疗、以驱虫替代杀虫,绿色安全、无 毒无 害,又能有效防控寄生虫病的发生。

7、长期投喂抗生素容易产生抗药性,且损伤鱼类的肝脏,导致肝脏发白,降低机体免疫力。所以建议预防时采用抗菌抗病毒、增强免疫力的产品,平时拌料添加病毒出血灵+免疫肝宝进行杀菌进行肝胆护理,修复肝脏损伤、疏通胆道,降低药物对肝脏的损害。

8、增强免疫力,定期添加免益多糖、氨基酸多维等,提高鱼体抗病能力、免疫力,减少应激引起的病变。

9、对于已经发病的鱼,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:先用驱虫处理,聚维酮碘全池泼洒进行消毒,同时内服病毒出血灵抗菌消炎,配合鲢血康宁干撒内服,对于花白鲢出血病效果好。

640.webp (8).jpg


总而言之,不管哪种原因造成的出血病,我们都应坚持预防为主,治疗为辅的原则,调节水质、改善底质、增强体质、提前预防,才能减少疾病发生、降低损失。